成功案例
您的位置:首页 > 成功案例

医生解剖5516例猝死者发现猝死规律:易的人有3个共同点

发表时间 : 2024-02-18 09:09:45  来源 :   浏览 : 1

  原标题:医生解剖5516例猝死者,发现猝死规律:易猝死的人,有3个共同点

  一名47岁的中年人,突然倒在公交车站,一直到救护车赶来之前,他都保持着用手捂着胸口的姿势,周围的人都被吓坏了,大家看到这样的情形,都不知道该如何帮助他,于是只能拿出手机拨打120.

  但是120赶到现场的时候,男子早已没有了心跳呼吸,很不幸,他发生了猝死。

  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猝死定义:“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,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,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。”

  猝死被认为是最危险的一种疾病,猝死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,若发生猝死,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-6分钟。

  这名中年男人从倒下去开始,如果路人立刻对其进行心肺复苏,也许有救,但是大家都不知道他发生了什么,于是都选择了观望,在救护车赶来的过程里,他也因此丧命,4-6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,哪怕司机的速度再快,也不可能这么快赶到,所以,等到医务人员赶到现场营救,往往已经无力回天。

  《中国急救医学》期刊上曾刊登过一篇研究《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》,通过研究分析5516例猝死者的尸体解剖特点,发现了猝死里藏着这些规律:易猝死的人,往往有3个共同点。

  在猝死的患者中,患有高血压最常见,占比约38%;心脏病占30%,糖尿病占23%,其次是发育不良、高血脂、肿瘤、感染、甲亢等。

  很多猝死的人,往往不重视这些慢性病,或是即便发现了慢性病,他们也简单认为对身体没什么影响。

  就拿高血压来说,我国每4个成人里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,遗憾的是,高血压的发病率虽然如此之高,但它所受到的重视却远远不够。

  很多高血压患者,不愿意吃药,不愿意监测血压,殊不知,长期血压控制不佳,非常容易造成靶器官的损伤,包括对心脏、大脑和肾脏的损伤,一旦靶器官损伤了,相对应的猝死风险也会增加。

  除了高血压以外,其他的慢性病,比如糖尿病和冠心病,同样是猝死的高发因素,很多人看似身体健康,只是这些慢性病没有被发现,身体出现报警信号了,他们也不重视,那么时间长了,猝死风险也会很高。

  大家能够正常的看到,很多猝死者的年龄都不大,饱受慢性病困扰的老年人有猝死风险,即便发生了,大家也不会特别惊讶,毕竟基础病摆在那里。

  有两种解释,第一种,这些年轻人可能罹患了慢性病,但是未曾发现,比如冠心病的确诊往往有必要进行冠脉CTA或者冠脉造影检查,如果没有做,就很难明确,比如高血压的确诊需要多次进行血压监测,如果从来不测,或只是偶尔才测一下,那么有没有高血压,也不能明确。

  研究发现,超过一半的猝死者生前“太激动”、“太劳累”。其中,情绪激动的猝死者占比26%,过度劳累的猝死者占比25%,剩下的还有血容量改变、饮酒、过饱、轻微损伤等。

  当一个人“过于激动”、“过于劳累”的时候,即便年轻,冠脉也也许会出现痉挛,所以冠心病,不单单是指冠脉粥样硬化狭窄,还包括冠脉痉挛。

  30岁以下,年轻就是资本,30岁以下的年龄,除非心脏本身有器质性问题,比如先天性心脏病,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猝死。

  30岁以上就不同了,30岁,开始承受事业与家庭带来的双重压力,这样一个时间段,如果生活不规律,形形的因素之下,就非常有可能导致猝死。

  猝死,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重视的话题,老百姓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小习惯,同时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,不要让自己太累,以降低猝死发生的风险,同时,当身边的人出现了猝死,学会正确抢救,这不单单是医生的事。

  大多数时候,发生院外的猝死,医生是无能为力的,因为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几分钟,所以只有整个社会一起努力,大家都掌握正确的心肺扶苏方法,掌握正确使用自动除颤仪的方法,才能在猝死发生的时候,成功抢救。

  还有,猝死可以发生在任何事件任何地点任何人身上,人不能太冷漠,不能说是自己的亲人,自己才去救,不是自己的亲人,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,今天,你帮助了别人,明天,别人才有可能帮助你,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,你救别人,实际上也是在救自己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
  冀ICP备2021014762号-2